服务热线
13777020668
宁波飞雕作为国内雕铣机领域的知名品牌,其设备凭借稳定的性能、精准的加工能力,广泛应用于模具制造、电子零部件加工、航空航天配套等领域。为确保设备长期稳定运行、保障操作人员安全、提升加工产品质量,特制定本使用规范,涵盖设备操作前准备、加工过程控制、日常维护保养及安全防护四大核心环节,适用于宁波飞雕全系列雕铣机(如 FD-650、FD-1060 等主流机型)。
一、操作前准备规范
设备状态检查
开机前需检查设备外观是否完好,机身无明显变形、磕碰,电缆线连接牢固无破损,急停按钮、操作面板按键功能正常。
打开总电源后,观察主轴冷却系统(水冷 / 油冷)液位是否在规定刻度线(通常为水箱容积的 2/3 以上),液压系统压力是否稳定在 0.4-0.6MPa,气压系统压力保持在 0.55-0.65MPa。
启动设备控制系统(多为 FANUC 或西门子系统),进入自检界面,确认 “X/Y/Z 轴回零” 功能正常,伺服电机无异常噪音,导轨润滑系统自动供油顺畅(油标显示油位正常)。
加工准备与参数设定
根据加工图纸要求,选择适配刀具(如高速钢铣刀、硬质合金雕刻刀),检查刀具刃口无磨损、崩裂,通过刀具夹持器牢固安装,刀具伸出长度符合加工深度需求(避免过长导致振动)。
将待加工工件(如铝合金板材、模具钢坯料)固定在工作台夹具上,确保装夹牢固、无松动,工件基准面与工作台面平行,通过寻边器或百分表校准工件坐标原点,输入至设备控制系统。
导入 CAD/CAM 软件生成的加工路径文件(如 G 代码),在 “空运行” 模式下模拟加工过程,检查路径是否与工件轮廓匹配,避免碰撞工作台、夹具或刀具。
二、加工过程操作规范
试切与参数调整
首次加工或更换工件、刀具后,需进行 “试切” 操作:将进给速度降低至正常速度的 50%,手动控制 Z 轴缓慢接近工件表面,确认刀尖接触工件后,设定 “Z 轴零点”,启动试切程序。
试切完成后,测量加工尺寸(如深度、孔径、轮廓精度),对比图纸要求,若存在偏差,通过控制系统调整切削参数(如主轴转速:铝合金加工推荐 8000-12000r/min,模具钢推荐 4000-6000r/min;进给速度:根据材料硬度调整为 1000-3000mm/min)。
加工过程监控
加工过程中,操作人员需全程监控设备运行状态:观察主轴旋转是否平稳,无异常振动或异响;切屑排出是否顺畅,避免堆积在工件表面或刀具周围(可开启高压气枪辅助排屑);冷却系统是否正常工作,确保切削区域温度控制在合理范围(防止材料过热变形)。
禁止在设备运行时打开安全防护门,禁止用手触摸旋转的刀具或运动中的工件。若需暂停加工,应按下 “暂停” 按钮,待主轴停止、坐标轴静止后再进行操作;遇紧急情况(如碰撞、异响),需立即按下 “急停” 按钮,切断设备电源。
三、操作后维护保养规范
设备清洁
加工结束后,关闭设备电源,清理工作台面、夹具及导轨上的切屑、油污,使用棉布蘸取专用清洁剂(如金属清洗剂)擦拭导轨表面,去除残留切削液,防止导轨生锈或磨损。
清洁主轴端部的刀具夹持器,去除残留油污,检查夹持器内孔是否有划伤,若有磨损需及时更换,避免影响刀具装夹精度。
清理冷却水箱,排放箱内污水,清洗滤网,添加新的冷却介质(根据加工材料选择:铝合金加工推荐水溶性切削液,模具钢加工推荐油性切削液),确保冷却系统清洁无杂质。
定期维护
每日维护:检查导轨润滑系统油位,补充润滑油(推荐使用 ISO VG32 导轨油);清洁操作面板、显示屏,检查按键灵敏度;检查急停按钮、安全门锁功能是否正常。
每周维护:检查滚珠丝杠防尘罩是否完好,清除罩内杂质;检查主轴皮带松紧度(若有松动需调整张紧轮);校准刀具长度补偿值,确保加工精度稳定。
每月维护:对设备各运动部件(如 X/Y/Z 轴滑块)进行润滑保养;检查液压系统、气压系统的密封件是否渗漏,更换老化密封圈;检测主轴径向跳动误差(应≤0.005mm),若超标需联系厂家售后进行调试。
四、安全防护规范
人员防护
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,熟悉宁波飞雕雕铣机的结构、性能及操作流程,取得操作资格后方可上岗,严禁无证人员操作设备。
操作时需穿戴个人防护装备:佩戴防冲击护目镜(防止切屑飞溅伤人)、防滑劳保鞋、棉质工作服(袖口需收紧),长发需盘入工作帽内,禁止佩戴手套、项链等饰品操作设备。
设备安全管理
设备周围需保持整洁,通道畅通,无易燃易爆物品及无关杂物;工作区域需配备灭火器材(如干粉灭火器),并定期检查灭火器材有效性。
建立设备运行台账,记录每次加工的工件类型、切削参数、运行时间及故障情况;若设备出现异常(如精度下降、异响、漏油),需及时停机,联系专业维修人员检修,禁止私自拆卸设备核心部件(如主轴、伺服电机)。
宁波飞雕雕铣机的稳定运行与使用寿命,依赖于规范的操作与细致的维护。操作人员需严格遵守本规范,将安全操作、精准加工的理念融入每一个环节,确保设备发挥最佳性能,为企业创造更高的生产效益。